小云(探索营)
时常会被 Truman、一堂的精神所打动,那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?精神内核?感召力?
如果说最最羡慕、最最希望自己也能长期拥有的,应该就是那种笃定的信念感,是那种无论定什么目标,做什么预判,定什么决策,甚至探索什么课程创新手段时,都是充满笃定、持续相信、积极往前冲的那种精神力量。
那种力量,依稀记得在那么一些瞬间,那么一些时候,我好像也曾经拥有过。
毕业刚过十年,即将面临 35+职业瓶颈,且刚遭遇重挫仍在低谷期的我,很幸运,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,遇到了“一堂人生红点”这节启蒙课。
借由它,逼着我老老实实重新回顾过去三十多年人生,开始仔细回忆过去那些大多纠结彷徨、时而坚定果敢的时光。看看什么时刻,我也有过那个“很燃的我”的状态?有哪些不经意间的转折点,底层的我做出了哪些笃定的选择?又是遇到哪些不确定性轮番轰炸时,那个曾经坚定的“我”会突然又飘走了又迷失了?
也借由它,在人生的再一个十字路口,再不断灵魂拷问自己,内心曾经被感召的力量是什么?走丢的根源是什么?未来的我该何去何从,才能离那个“理想中的我”更近?
(冗长的故事集就此翻开)
一、人生复盘
P1:模糊召唤的“乖学生”时期 (1995-2007 年)
【从别人家孩子,到名落孙山】
在广东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长大,从小比较乖巧懂事,学习成绩还不错,加上长得还可以,当上了少先队中队长,简直就是小地方里的所谓“别人家孩子”。
但很快,我一直以来“粗心大意”的毛病,让我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“滑铁卢”——经常考前三的我,小升中却因为“0.5分”的微弱分差,居然没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!
还依稀记得那一天,那种晴天霹雳的崩溃感和无助感,父母脸上的震惊和失望,校长脸上由热情瞬间转冷眼...
那天之后,担心买不到学位会进到“混混学校”然后人生从此往下坠落的焦虑感...看着父母忙前忙后到处“托关系”去给我买学位的愧疚感(那是 2001 年的物价,3 千大洋就这么“挥霍”出去了...),我甚至都选择性忘记那个本该快乐的暑假是怎么熬过去的...
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,“哦,原来有时候粗心大意,会带来可能是’你不能承受的结果‘”。